第651章 古佛星-《仙斋鬼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桑慈捡了一捆树枝,回到家里晒干,砸碎,用纸卷起来,做成安神香。

    他将安神香,敬献给佛堂,得到了女尼的欢喜。

    女尼摸着他的头顶,道:“你这孩子,看着就有慧根,以后多来佛堂,我为你讲解佛经。”

    这里是佛国,每个村庄,每个乡镇,都有佛堂和佛寺。小一点儿,只有两三间屋,叫佛堂;大一些的,可以容纳多人,叫佛寺。

    佛堂里有僧人也有女尼,面对百姓,弘扬佛法。

    很多家庭都将小孩子送到佛堂,白天学习经文,晚上回家睡觉。

    如果是佛寺的话,则会招收小沙弥,从小住在寺内,跟着师傅学习。

    桑慈所在的山村,只有一座佛堂,佛堂里也只有一位女尼,教不了太多的孩童,所以女尼便拣选有佛性的孩子,传他们佛法经文。

    桑慈将制作安神香的方法,教给了桑理。

    桑理半信半疑,弄出一批安神香,拿到城镇上去卖。刚开始的时候,不太容易卖掉,然而没多久,就变得十分抢手。

    因为安神香中,不单有檀香,还有一种“宁神花”。

    那是一种看着普通的黄色小花,然而却能将檀香的效果提升三成。

    就是这三成的不同效果,让“桑家高香”,变得越来越有名。

    桑理赚了银子,饱暖思**,又娶了一房妻子。

    新婚妻子不知道其中的原委,看着半大的孩子桑慈,咋看都觉得不顺眼。

    于是乎,桑慈还不到十岁,便离开家,前往镇上的佛寺,做了个小沙弥。

    他每天早起晚睡,跟师傅学习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、《摩诃般若菠萝蜜经》。

    十二岁时,他开悟了,眼前大放光明,仿佛有阳光照在头顶上,浑身上下感觉无比的舒适。

    然后,他开始系统学习佛学十三经,也就是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圆觉经》、《梵网经》、《坛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维摩吉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、《金光明经》、《法华经》和《四十二章经》。

    桑慈十八岁,读完了十三经,灵智大开,复苏了前世的记忆。

    此后,他用仙帝的眼光,再去看十三经,得到了与众不同的开悟!他从经文中,看出了佛门大道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