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章 秦皇嫡储二子辨 魏王安坐五路平(中)-《兰若蝉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包括赵高寻李斯秘议的内容,以及扶苏自杀前蒙恬劝阻他的对白都被全盘记录。

    这样的密议记录在正史中是非常罕见的,

    直到赵高,李斯,蒙恬等人死,天下仍蒙在鼓里。

    那么史官又是如何能够打听到这些绝密对话内容的呢?

    其二,秦亡于书生陈涉,这个人很会编故事。

    什么在鱼肚子里藏谶词,编歌谣,装神弄鬼骗人起事的这些手段都是他发明的。

    他在起义之初就借用了扶苏,项燕的名义。

    秦王本当立扶苏的故事,便是陈王传出来的。

    有汉一代追认陈王功德,自然也大力褒嘉扶苏,以至于出现太子扶苏的错误称谓。

    《史记》乃汉代著史,对于易书之事,因为秦代官史残缺,太史公怕是大量参考了陈王起义时杜撰的桥段,所以才能补出那么多私密场合的对白。

    事实上扶苏不可能是嫡子。

    始皇九年秦王冠礼,就算秦王当年大婚,加紧生养,嫡子最早也要始皇十年才能出生。

    可是始皇二十七年,公子扶苏便已入伍。

    除非扶苏公子天赋异禀,否则他应出生于秦王冠礼前,就不可能是嫡子。

    此外,秦始皇生了二十余子,为何迟迟不立太子,而要等到胡亥出生?

    很可能是正妻久不生养,胡亥的哥哥均非嫡出,否则太子之位不会空悬这么久。

    最后,秦始皇特意聘请赵高为胡亥的老师。

    赵高乃是秦国三大儒之一,

    李斯作《仓颉》,赵高作《爰历》,胡毋敬作《博学》,

    这三套书是秦代官立学术。

    其中李斯所著偏文章,胡毌敬所著偏杂学,

    唯赵高所著《爰历》说上古史,为政学正义。

    始皇帝为什么替胡亥请这样的老师,为什么没听说给其他王子延请同样分量的老师,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。

    陈王起事扬扶苏而贬胡亥,赵高佐胡亥,因此也被陈王才子用作了故事的反派主角。

    于是像‘指鹿为马’这样只有《庄子》,《列子》中才会出现的奇葩故事就这样被堂而皇之的写入了正史。

    综上所述,扶苏非嫡,胡亥之立未必不合规仪。”

    祖莹小小少年,胸无城府,侃侃而谈,他自己是觉得非常过瘾。

    可是李天赐却听得脸红一阵,白一阵。

    他有意提起扶苏胡亥之事,无非是想逼元宏给一个说法或者决断,最好把事情搞搞大,把冯太后拉进来一起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