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八章弱国无外交-《抗战之铁血东北军》
第(2/3)页
顾维均的这段发言慷慨激昂,全场掌声雷动,这次演讲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,这段话被多家报纸引用。
日军本来就不占理,论口才吉田伊三郎又不是顾维均的对手,顾维均将吉田伊三郎和菱刈隆驳斥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恼羞成怒的菱刈隆只能推脱有要事溜之大吉,只留下吉田伊三郎一个人应对五国代表和顾维均。
吉田伊三郎只能用耍无赖的方式,编出各种理由应付各国代表和顾维均。
只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永远得不到,日军势如破竹转眼间已包围锦州。
战场上的失利也令顾维钧感到心中苦涩,作为一个在巴黎和会中饱受各国歧视的弱国外交家,他一次又一次在国际社会四处奔走,大声疾呼祈求各国列强为中国主持公道。
英美法等列强虽然口头上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,但没做出任何实际行动,这种借用的力量不能持久,这样的安全感是很不可靠的。
此时东北军内部也陷入激烈的争论中,青年军官希望少帅能指挥关内的部队打出去,与关外的关东军决一死战。
但东北军那些元老们则反对出关与关东军作战,他们劝说少帅一旦出关与关东军作战,把东北军家底打光后必然会被南京政府吞并。
少帅拿不定主意赶紧将前线指挥大凌河防线的何国柱召回来商议,何国柱返回北平后,日军趁机对大凌河发起进攻,大凌河被日军突破,何国柱所部东北军第九旅被迫撤回锦州。
“国柱,你是前线将领对于关东军突然挑起的这场,你认为我东北军有几成胜算”张学良望着站在面前的何国柱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答案。
面对张学良的提问何国柱显得有些犹豫,他清楚东北军内部少壮派与元老对是否出兵关外的矛盾,已经激化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,此时张学良的提问无疑会使他得罪其中一方。
何国柱身为广西人能在东北军中官至第九旅旅长,又被张学良任命为锦州地区东北军总指挥是有两把刷子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