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海上扩张(下)-《玩明》
第(2/3)页
“解先生不是说胸无半点文墨吗?怎么,也想学人家舞文弄墨?”徐景昌笑道。
“解先生如不嫌弃此画画技鄙陋,但请题字。”坐于一旁的是一位妙龄女子,模样跟刘绾有些相似,不过比起刘绾来,脸上少了些妩媚,却多了几分秀气,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,一般人见了,既想亲近又怕唐突。
“既然小姐相邀,鄙人斗胆献丑了。”解先生提起毛笔,一阵挥毫,就见画上多了四行字:“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”
“写的都是什么玩意?这画上只有竹,哪有芦苇?”徐景昌不明白此联是何意,所以不屑地说道。不过他的话音未落,一旁的刘绯却捂嘴一笑,对解先生道:“解先生好风趣,快请坐下,容小女子先敬先生一杯。”
姓解的男子这才从容入座,举起酒杯一饮而尽,正待要谈诗论文,却见内堂的布帘掀开了,一位四五十岁年纪的老妇人走了过来,正是名满京师的刘夫人。姓解的男子自然认得刘夫人,所以忙起来拱手行礼。倒是那徐家小公子一脸怒意地坐在原地,似乎是因为被怠慢了而生气。
“听说解先生新近被降职罚俸了,可有此事?”刘夫人也不拐弯抹角,一见面就直接问道。
“鄙人性情迂直,不会逢迎,所以不见容于同僚。”姓解的男子皱眉道。
“哎呀,是他们嫉贤讳能,先生不必放在心上。来,老身先敬您一杯,祝您早日青云直上。”刘夫人倒也豪爽,举杯就饮。
“谢夫人吉言,鄙人感激不尽。”
“如今高朋在坐,本该把酒言欢,不过老身还是得冒昧地问一句,大明时局如何?怎么坊间处处传言说倭寇再次作乱,老身可是过来人,真怕战乱又起。”刘夫人一副苦瓜脸,明显的就是贼喊捉贼,她可是巴不得天下大乱的。当然,她这么问,是想打听朝廷内部消息。
“刘嬷嬷操那门心作甚,有我徐家在,定保天下无事。您若真是担心晚年生活孤苦,何不...”徐景昌深情地看着刘绯,却是一副猪哥相。
“徐公子说笑了,您是真公子,咱家绯儿可高攀不起。”刘夫人知道这小子见色起意,想打刘绯的主意,不过她是不会同意的。
“我给她赎身当我的妾室,又不是正室,有什么高攀不高攀的。说吧,要多少钱?”见刘夫人不同意,徐小哥干脆来点直接的,反正他爹是左都督,有的是钱。
“不是钱不钱的事,咱家绯儿只卖艺不卖身。”刘夫人还是一口回绝了,倒不是她不想嫁“女”,只是像徐景昌这种纨绔不值得用这么好的一个“女儿”去套。
“哼,好一个只卖艺不卖身,你们可敬酒不喝喝罚酒,到时候,老子让你们连卖身钱都拿不到。”徐景昌怒了,因为他长这么大,没被人拒绝过,既然对方不肯给面子,他心里就盘算着怎么抢了。
“徐公子您喝醉了吧,来人啊,送公子下船。”刘夫人白了他一眼,一挥手,两个彪形大汉进来,也不管他还在嚷嚷,架起来就走,直接扔回到了岸上,全然不把他当回事。
处理掉碍眼的徐景昌,刘夫人让人再摆上酒席,才冲姓解的男子道:“解先生本是朝中近臣,可否告诉老身,老身的顾虑是否当真?”
“夫人言笑了,鄙人哪里是什么朝中近臣,如今朝廷上只有各位尚书可以预机要,鄙人人轻言微,在朝廷上也只是个看客而已。但夫人不必担心,如今朝廷虽有动荡,但根基尚在,不会有动乱。”
第(2/3)页